專家:AI投報率若過低、恐引發股市重挫與經濟衰退

MoneyDJ新聞 2025-10-02 11:29:02 賴宏昌 發佈

英國金融時報週三(10月1日)報導,哈佛大學經濟學家Jason Furman日前在X平台撰文指出,資訊處理設備與軟體投資金額僅佔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4%、但卻貢獻了今年上半年92%的GDP成長;排除資訊處理設備與軟體投資不計,美國上半年實質(經通膨因素調整後)GDP年化成長率僅達0.1%。

TS Lombard經濟學家Dario Perkins日前發表報告指出,龐大的人工智慧(AI)投資報酬率若過低、可能引發嚴重的股市修正,美國經濟也可能因資產減記而步入衰退。不過,Perkins也提到、暫時還不必擔心AI資產價值泡沫化,因為AI相關資產的槓桿率並不高。

Business Insider週三報導,1980年代擔任雷根總統經濟顧問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Steve Hanke指出,當前的市場狂熱究竟是理性還是非理性、主要將取決為AI企業驚人營收預測能否兌現。

CNBC週三報導,微軟(Microsoft Corp.)科技長Kevin Scott表示,「運算能力嚴重短缺」都還不足以正確描述現況,算力需求經常高於微軟最大膽的預測。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9月在個人部落格撰文指出,OpenAI的願景是以標準化流程、每週新增1吉瓦的算力基礎設施。

華爾街日報9月報導,過去三年頂尖科技企業承諾投入AI數據中心、晶片和能源的實質金額已超過美國耗時四十年打造州際公路系統的成本。分析師預估,多數AI處理器的使用年限約為3-5年。

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家Christopher Mim 8月撰文指出,文藝復興總經研究(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經濟研究部主管Neil Dutta引述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BEA)數據指出,過去兩個季度AI資本支出對美國經濟成長的貢獻超越所有消費者支出總和。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